分享到
一键分享
QQ空间
新浪微博
百度云收藏
人人网
腾讯微博
百度相册
开心网
腾讯朋友
百度贴吧
豆瓣网
搜狐微博
百度新首页
QQ好友
和讯微博
更多...
百度分享
溧阳政府网
设为首页
|
加入收藏
首页
客运新闻
精神文明
企业文化
网上学堂
为您服务
投诉建议
当前位置:
主页
>
网上学堂
>
经验交流
>
行善积德 ,诠释职业美!
日期:2014-08-18 09:12 浏览次数:
字号:[
大
中
小
] 视力保护色:
8月14日,《扬子晚报》C8版上一篇题为《七旬老人乘公交突发病 溧阳公交司机伸援手》的文章引起市民热议,溧阳本土各大论坛纷纷转载,溧阳电视台王记者也打来电话询问事情详细经过,15日当天,一上班就来到公司对此事进行深入了解。看似一件寻常的好人好事,如同一块小石子投入池塘,泛起的涟漪却持续不断……
无论是当事人王老先生那张大红感谢信,还是当班驾驶员张俊那善意之举,为什么会引起媒体的关注,市民的热议?为什么会引起大众的感动和称赞?也许正是因为平凡的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平凡人做的平凡之事,更真实、更贴近生活,更有说服力!事件当中,王老作为一名普通乘客,在下车点突感不适的刹那间,按照常理,驾驶员没有责任、也没有义务去予以更多的关注和照顾,但是张俊做到了,非亲非故,图什么?从法理的层面上来讲,只有乘客购买车票,才能和乘车行为形成合同契约关系,驾驶员在全程中有负责安全运送乘客的责任,至于持老年证人员免费乘车,虽然按照司法解释,同样也能构成客运合同关系,但是临近下车,已经进入合同尾期,一旦下车后就是合同的“终止”而非“中止”,作为旁人,不难看出,张俊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,也将原先的“零风险”变成了“大风险”,主动承担风险,给予老人照顾。从道德的层面上来说,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普通人,在遇到老人陷入危难之时,主动伸手予以帮助,这是一种职业美,更是自我风格的展示。锦上添花之事,大家都争着做,雪中送炭之时,又有多少人能够义无反顾的站出来?
敬老文明号活动开展至今,我们一线公交驾驶员付出的是比原先更多的辛苦,收获的也很多,常州、溧阳两级敬老文明先进单位,在和媒体朋友谈论此事时,不少朋友都发自内心的称赞道:“行善积德,诠释职业美!”
(责任编辑:杨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