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困秋乏夏打盹儿,春天一到,不少人开始出现犯困的感觉。因此,最近行车当中最应避免和注意的便是“春困”。
春天天气变暖,人们的皮肤血管和毛孔渐渐扩张,血管口径随之变大,皮肤的血流量大大增加,供应大脑的血量就会相对减少,大脑就会自动进行保护性调整,减低兴奋性,此时人们就会因脑组织的自我抑制而产生困感睡意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春天的刺激使大脑皮质的兴奋性提高,人体新陈代谢功能也相应提高,耗氧量加大,但大脑一时适应不了在冬天养成的对高氧的依赖,结果是人体机能暂时不能适应环境而感到困乏疲倦。所以,“春困”是由于春天适宜人们睡眠的自然条件,容易使人产生睡眠的需求,从而使人的机体产生疲劳。
春困往往表现为感觉迟钝,动作不协调、不准确,情绪躁动、忧虑等机体疲劳等现象。那么怎样才能避免“春困”,有效地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?首先,保证足够的睡眠,早睡早起,避免通宵达旦的娱乐或者过多加班“开夜车”。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,睡眠不足是造成疲劳的主要因素。如果感到倦意,不妨活动一下全身,做做深呼吸,或者躺在椅子上休息一下。另外,还应该注意饮食调剂。在开车前最好不要大量食用牛奶、香蕉及含酒精类的食物。此类食物易使人产生疲倦感或引起明显嗜睡乏力,具有催眠作用。姜、葱、韭菜宜适度进食,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、菜花以及大白菜、巧克力、苹果、海带、黄豆、土豆等。这些食物中含有钾、咖啡因、碱性物质、维生素,都有消除疲劳、保持清醒的功能。餐饮要定时定量。空腹开车,可能会出现心慌、四肢无力、困倦等症状,影响行车安全。而过饱也会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,造成人的反应能力下降。
当然一些有效的防护措施也可起到“立竿见影”的效果。比如说随身携带清凉油、风油精以及充足的开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