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客运新闻 > 客运动态 >

从小处降本挑战成本极限 从细节增效挖掘发展潜
日期:2015-05-18 15:02 浏览次数: 字号:[ ] 视力保护色:
        围绕总公司4.27专题部署会上,总经理李军提出的实现降本增效,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中心主题,半个多月以来,各科室、部门根据总公司的要求,集思广益、群策群力、自查自纠,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各自的降本项目和措施,并采取积极方案落实,部分项目已经初见成效,降本增效已作为一项当前重点工作、管理工程深入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中。
        从城市公交、镇村公交油材料调整、线路班次科学规划,到客运站狠抓“人、水、电”节源开流,行政科室严控“长流水、长明灯” 厉行节约,本着可省、能省、该省的原则,一场没有硝烟的“经济保卫战”正在全公司上下吹响了号角!
降本增效能给企业带来什么?用数据说话,仅公交油材料调整方案测算,全年可降本增效766699.29元。再引用一个真实的案例,算一笔经济账:石油大王约翰·D·洛克菲勒年轻的时候在某大型石油公司工作,他发现罐子旋转一次,焊接剂滴落39滴,焊接工作便结束了。经过一番研究,他研制出“38滴型”焊接机。这次的改进非常完美,公司对他的评价很高。不久便生产出这种机器,改用新的焊接方式。虽然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,但“一滴”却给公司带来了每年5亿美元的新利润。千万别小看手头上的“几滴油”、“几颗螺丝”、“几分钱”,经过深入的调研和细致的改进,它们能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。
        一点一滴深挖潜,一分一厘巧增效。降本增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,要求企业干部职工必须有务实的心态和敏锐的观察能力,从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不断寻找,不断思考,并积极开阔思路,借鉴相关行业的经验,最终找到切合客运企业实际的措施。国内某知名企业将降本增效比作“干毛巾拧水”,这是非常贴切的比喻,在寻找降本措施的时候,客运人必须要有这种心态和精神,不被工作惯性所蒙蔽,敢于推陈出新。从细节上降本增效的前提必须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开展,半个多月的成功经验和取得的显著效果值得肯定,全体客运人从小处做起,在细节上花功夫,关注成本因素,循序渐进挑战成本极限,从细节增效挖掘发展潜力。但是在尝试摸索阶段,个别科室、部门还存在查找漏洞不彻底、落实方案不到位等现象,下一步,总公司将予以介入整改,同时,针对在开展降本增效工作中,科室部门自身无法解决的难题,总公司将予以指导、帮助。
        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”。通过细化、优化、强化日常管理,控制成本,堵塞漏洞,改进工作方法,提高工作效率,减少无效消耗等,“降本增效”工程将会开创一个新的局面。

(责任编辑:杨阳)